• 期刊首页
  • 馆况介绍
  • 期刊介绍
  • 期刊导读
  • 编委会
  • 工作动态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 馆况介绍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投稿指南
  • 编委会
  • 邮箱投稿
  • 邮政投稿
  • 在线投稿

期刊介绍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年 > 11 > 信息摘要

羧甲基壳聚糖-Cr(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作用

【出 处】:

【作 者】: 冯小强 [1] ; 李小芳 [1] ; 杨声 [2]

【摘 要】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Cr(III)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方式。结果发现:(1)羧甲基壳聚糖-Cr(III)的存在导致Fe(CN)3-6/4-探针分子氧化还原峰电流下降,式量电位正移,显示羧甲基壳聚糖-Cr(III)和Fe(CN)3-6/4-与DNA之间存在竞争性作用,说明羧甲基壳聚糖-Cr(III)通过插入方式与DNA相互作用的;(2)中性红的加入导致羧甲基壳聚糖-Cr(III)/DNA体系的特征吸收峰发生增色效应、峰位红移并伴有等吸收点出现,这进一步表明羧甲基壳聚糖-Cr(III)是以插入方式与鲱鱼精DNA发生了相互作用,导致DNA分子的构象变化,并且CMC-Cr与DNA的结合比n(CMC-Cr):n(DNA)为3∶1。

相关热词搜索: 羧甲基壳聚糖-Cr(III) 鲱鱼精DNA 循环伏安法 紫外光谱 相互作用 CMC-Cr herring sperm DNA cyclic voltammetry UV-Vis spectrum interaction

上一篇:圆锥铁线莲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中国被毛孢液体发酵的化学成分

  • 馆况介绍
  • 期刊介绍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蜀ICP备05003827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邮编: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