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馆况介绍
  • 期刊介绍
  • 期刊导读
  • 编委会
  • 工作动态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 馆况介绍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投稿指南
  • 编委会
  • 邮箱投稿
  • 邮政投稿
  • 在线投稿

期刊介绍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年 > 08 > 信息摘要

中华剑角蝗共生真菌Penicillium oxalicum中抗肿瘤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出 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CAS CSCD 2014年第26卷第8期 1165-1169页,共5页

【作 者】: 喻梦岚 ; 徐帮 ; 程凡 ; 邹坤 ; 陈剑锋

【摘 要】 采用活性追踪法,从中华剑角蝗肠道共生真菌Penicillium oxalicum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一个具有较高抗肿瘤活性的苯并吡喃酮二聚体类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为secalonic acid A,为首次从该属菌种中分离得到。Secalonic acid A对多种肿瘤细胞如人肝癌细胞(HepG2)、人肺癌细胞(A549)、人宫颈癌细胞(Ca Ski)、鼻咽癌细胞(CNE2)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均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12、2.23、4.16、20.18和22.65μM,但对正常细胞如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和犬肾细胞(MDCK)的细胞毒性较小,IC50值大于100μM,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Secalonic acid A能有效诱导HepG2细胞凋亡,早期凋亡率最高达到40.6%,并能有效破坏HepG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相对破坏率最高达到97.3%。提示该化合物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Penicillium oxalicum secalonic acid A 细胞毒活性 凋亡 PeniciUium oxalicttm secalonic acid A cytotoxicity apoptosis

上一篇:乳酸乳球菌表面表达Brazzein甜味蛋白系统的建立
下一篇:旱莲草凝血和溶血活性成分的研究

  • 馆况介绍
  • 期刊介绍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蜀ICP备05003827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邮编:610041